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蚌埠种植头发(大程村的土地“活了”)

时间:2024-03-07 21:12:31

点击:

蚌埠新闻网记者 苗成韬 李扬 文/图

大程村隶属五河县东刘集镇,它西邻固镇濠城,北隔沱河,与灵璧相望,东北角与泗县接壤,位于五河县的西北一隅。

“天上万里无云,地下大水成盆”。过去,由于村子地理位置偏僻,兼之土地低洼易涝,种粮难有好收成,当地人戏称大程村为五河县的“西伯利亚”。

7月31日,蚌埠日报全媒体记者蹲点采访组再次走进了大程村,和18年前不同,“西伯利亚”的土地“活了”。

整村搬迁

“活了”居住环境

顺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大程村,一排排白色的两层小洋楼整整齐齐坐落在路边,房前屋后绿植处处,红花绿树,风吟鸟唱。村内笔直的乡间小道四通八达,干干净净,规划有序。大程村不像农村,倒似个大社区。

过去的大程村可不是这样。“你家是三间砖瓦房,我家是两层小楼房,房屋式样不一,位置错落,乱而无序。”大程村党支部书记程冠朋告诉记者,“房前屋后杂物堆积,环境脏乱。”

大程村的村容村貌咋就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要从2012年说起。

2012年,大程村开始了整村搬迁,住在村东、村西的村民们开始集中往大程村的中心迁移。村民们住进了统一式样的小洋楼,门前的泥土地变成了水泥地,居住环境有了大变化。2015年,大程村又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绿树越来越多,垃圾越来越少,村里逐渐有了路灯,有了健身器材,有了跳广场舞的小广场……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程开武是大程村的原村委会主任。18年前,他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18年后,记者走进了这位75岁老人的家。“居住环境大不一样咯。”程开武格外高兴。高兴的,不只是见到采访组18年后再访,也是因为越来越好的新生活,“我这两层小洋楼啥都有,屋头宽敞,有空调,有电视,还有洗澡间和厕所。”

让程开武开怀的事儿可不只是村内环境的变化。大程村整村搬迁后,村里一下子多整理出了680余亩地,这下,全村每户人家平均都多出了1亩多的土地。“过去,家家户户的庭院大,杂物多,土地利用率低。”程冠朋说,“村庄搬迁后,我们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并重新整理了土地,全村多出了680余亩耕地,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小田变大

“活了”耕种效率

以前的大程村,田中有屋,屋旁是田,大块的土地被各种建筑隔开,家家户户的耕地也都是零零碎碎。虽然大程村的土地在这些年的整治中已经不再易涝,但是土地收入却难以更进一步提高。

大程村整村搬迁后,全村的耕地整理成了两大块,村东一块,村西一块。见到村里的小田变大田,村民零零碎碎的田地能不能也合并成一块?村两委班子动起了心思。

从2017年开始,大程村首先在村里的600亩土地上,开始试点“一户一块田”。

“村民小田并大田的意愿非常高。”大程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程秀云是推进“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过去,村民的地零零碎碎,种植、收割都不方便。如今,村民把零零碎碎的小田置换成了整块的大田,耕种收割都方便。收割队也愿意来咱们这了,收割一亩地的价格还比过去低上十来块钱。”程秀云告诉记者,“并田后,咱村搞土地流转也更加方便。”

在并田之前,由于土地零碎,边界不清,村民们经常因为土地占有权产生纠纷。生产小组组长常常因为处理这些事忙得焦头烂额。“并成大块田后,村民自发在自家土地边界上栽上了树木,确定了边界。因为土地占有而发生纠纷的事情几乎没了。”程秀云说。

大程村村民程冠荣就是小田并大田的受益者。“我家12亩地,分成了11块,相隔最远的两块地距离有四五里路,每次耕种收割都不方便,还经常因为别人种进了我的地而吵架。”程冠荣说,12块田并成一块大田之后,原本耕种需要3天时间,如今只要半天。“以前一些零碎的小地块难以耕种,都浪费了,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耕种收割的成本也降低了。我家每亩地的收入能多上百来块钱。”

立体种养

“活了”经济收入

对于年过花甲却老骥伏枥的程守春来说,零碎小田并成了大田,意味着施展手脚的时机到了。

来到程守春的田垄上,一片20余亩的桃林映入眼帘。一棵棵约一人高的桃树枝叶茂密,挂上了红彤彤、黄澄澄不同品种的果儿。被桃树枝叶遮住的阴凉土地上,成群结队的鸡鸭鹅跑来跑去,不时啄食着虫儿。

“之前,我一直在上海当建筑工人,人家看我头发花白,问我能不能爬高上低。”程守春说,“我不仅能在高空作业,我还能创业!”

2017年,得知村里开始并田,程守春带头把家里的12块田并成了一大块。“以前土地散,想搞特色种养殖,没得条件。”程守春说,“现在,家里这20多亩地连成了一片,不如种些桃树,养上鸡鸭鹅,搞立体种养殖。”

程守春和老伴丁贵珍说干就干,边干边学。今年,桃林的树上已经挂上了果子。而桃林里的300多只鸡鸭鹅更是供不应求。“土鸡蛋一块钱一个,熟人抢着买,留不住。这些土鸡、土鸭、土鹅,你要不预定,可还真的买不到。”程守春哈哈大笑,“我才开始起步,如果一切顺利,我这土地,亩均产值1万元,不成问题!”

在整村搬迁、小田并大田的一系列过程中,大程村尝到了甜头。上个月,程冠朋在村里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准备在村里更大范围内推进“一户一块田”,原本有些犹疑的村民代表这次纷纷举起了双手,赞成并田。

“西伯利亚”的土地“活了”。

记者手记:敢想敢试 幸福生活奋斗来

地处偏僻,土地易涝,本地人戏称大程村为“西伯利亚”。18年前的“穷乡僻壤”,如今是“鸟语花香”。老村委会主任程开武告诉我们,村里八成的住户都有了小汽车。

大程村的变化离不开村里人敢想敢试敢闯,而不是坐在原地“怨天尤人”。土地易涝,就建沟设渠;村庄脏乱,就整村搬迁,另起炉灶,再造新村;零散小田耕种麻烦,试点一户一块田,放活“土地”;今年已经65岁的程守春年过花甲,人老心不老,与年龄作斗争,毅然创业,搞起立体种养殖。老汉告诉我,自己和老伴并没有立体种养殖经验,而是在边干边学……

最近正在火热的一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一句台词,“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