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蒿子杆的种植(茼蒿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4-03-08 07:00:10

点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有宫廷御菜“皇帝菜”之称的茼蒿,现在也走入了老百姓的餐桌。

茼蒿又名同蒿、蓬蒿、蒿菜、蒿子杆,为菊科一年生绿叶蔬菜。

茼蒿以幼嫩的茎叶供食用,脆嫩可口,有清香味,营养丰富,性平,味甘辛,安心气,开胃消食,利肠通便,止咳化痰。每100g食用部分含水95.8g、蛋白质0.8g、钙3.3mg、磷18mg、胡萝卜素0.28mg、维生素C2mg、铁0.8mg,还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多。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


一、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茼蒿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呈羽状裂刻,叶缘有锯齿。头状花序,单花舌状黄色或白色。种子为瘦果,褐色。有三个突起的翅肋,千粒重1.8--2.0g。

茼蒿为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湿润气候,在10--30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18--20度为最为适宜生长温度,12度以下和29度以上生长缓慢,能耐短期0度低温。种子在10度即可发芽,发芽最适宜温度为15--20度。

茼蒿为短日照植物,在高温和短日照条件下抽苔开花。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湿润的沙壤土为最好,最适宜PH值为5.5--6.8,生长期间要求较多的肥水。

二、主要栽培品种

茼蒿有大叶型和细叶型两种类型。

大叶型又称板叶型,叶片较大,叶缺刻少而浅,叶片较肥厚,嫩茎粗短,香味浓郁,产量高,品质好,较耐热,生长期较长,较适合南方种植。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

大叶茼蒿


细叶型又称花叶型,叶片较小,缺刻较多较深,分枝较多,耐寒性较强,适应性好,生长期40--50天,产量为亩产约1500KG,较适合北方种植。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

小叶茼蒿


三、栽培技术

茼蒿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露地播种栽培,冬季也可进行保护地栽培,但夏季栽培产量低,品质差,因而在生产上多进行春、秋、冬三季栽培。

1、选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

土地选好后可进行耕翻,并施微生物肥每亩50-80公斤作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作成宽1.0--1.5m的平垅,准备播种。

2、播种

春播露地栽培一般在3--4月进行,为了提早进入市场,可把播期提前至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后覆盖地膜,小拱棚提温,出苗后去除地膜,有利于早出苗,确保4月上旬采收上市。

秋播在8--9月播种,以9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

冬播可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保护地栽培,也可以育苗移栽。

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4-4.5KG。条播按行距约10cm播种,每亩用种量约3-3.5KG。

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后在15--20度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约1cm厚。

大面积种植的话,最好错期播种,可以不间断的供应市场;也可以在庭院和楼台进行布置,即可观赏也可食用。

3、田间管理

(1)间苗和除草

茼蒿在播种后6--7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到具有1--2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并顺便拔除田间杂草。撒播的间苗应使植株保持约4cm见方的行、株距;条播的株距控制在3--4cm。

(2)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高10--12cm时开始追肥,亩施尿素20--25KG。以后每采收一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3)浇水

茼蒿在生长期中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早春播种的茼蒿,在种苗刚出土时,应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发生,这以后应保持田间经常湿润,遇雨注意防涝,排除积水。

4、采收

茼蒿一般生长40--50天,植株高20cm左右即可收获。

如果想进行多次收获,可利用利刀在主茎基部留2--3cm桩割下。割后进行浇水追肥,1个月以后可再收1茬。

5、留种

由于南北各地气候的差异,在留种方法上略有不同。

南方地区多采用秋播植株留种,秋播的植株不进行收割,越冬后翌年4月开花,6月种子成熟,每亩可产种子40--50KG。秋播植株所产的种子抗寒性较强,在生产上不易抽苔开花。

北方地区采用春播植株留种,可采用冷床育苗或控水蹲苗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防治徒长,在显蕾初花时追施磷肥和钾肥,一般在7月初采收种子,种子产量和质量较高,亩产种子75--100KG。种子采收后进行清洗、干燥、贮藏于布口袋中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