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07:39:14
点击:次
佛手瓜根系发达,地下分布范围广,栽种两年能产生类似山药的块根;茎蔓长且分枝性很强,叶片互生为拳状五角形,为雌性同株异花授粉,果实呈梨状,每个瓜内一粒种子,是典型“种瓜得瓜”的蔬菜。其食用部分为果实和植株的嫩梢,果肉肥厚脆嫩、质地细密,清香多汁,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朋友吃过几次,感觉很好吃,就在去年种植了几株,但是由于佛手瓜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不会开花结瓜,华北这边种植时一定到秋后才能开花结果,由于这边早霜来的又比较早,降温快等因素,产量并不理想。那么,在华北这边种植佛手瓜,如何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收获呢?
佛手瓜喜温不耐寒,但是在月平均气温28℃以上的热带地区,越夏比较难;在产量和质量较高的地区,大致年平均气温20℃左右,夏天月平均25℃,早霜来的晚种植最理想,会有茎块根发生。其种子发芽温度不能低于12℃,适温18~25℃;幼苗期最佳生长温度范围在20~30℃,如果气温高于30℃,生长受到抑制,不过可以忍受短期40℃的高温;结瓜期要求温度比较低,适温在15~20℃的的范围,生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授粉和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当佛手瓜生长环境温低于5℃的时候,植株就会受到低温冻害而死亡。
佛手瓜属于中光性作物,较耐阴,喜欢中等强度的光照,强光会抑制其植株正常的生长。佛手瓜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在天气干燥的地区,长势比较弱。因此,种植佛手瓜,要因地制宜,管理环境水分。特别是在夏季,空气蒸腾作用大,应勤浇小水,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安全越夏。佛手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在沙壤土、壤土和黏土上都可以生长。但是想获得高产高质,需要选择土壤结构良好、肥沃疏松、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最佳。能够适应pH值的范围在5.5~7.6,但是pH值范围以5.8~6.8最好。如果土地碱性过大,可以采取防碱措施,多使用优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碱度,可以获得高产。
我国栽培的佛手瓜主要有两大类,一种绿皮品种,一种白皮品种。绿皮品种植株长势强,藤蔓粗壮,结瓜多,瓜型也比较大,瓜上面有刺,丰产性比较好,且在合适的种植环境下能够产生块根;白皮品种植株长势相对比较弱,藤蔓细且短,结瓜比较少,产量低,优点是:瓜形比较圆,光滑无刺,皮色呈白绿,果肉致密,口味更浓郁。
露地栽培,通常选择在3月中旬,利用温室或者阳畦播种育苗,4月下旬晚霜以后露地定植,8月份可以收获上市,也可以4月下旬露地直播。大棚或者温室栽培时,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或者直播,在大棚或温室早春种植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时候,可以将佛手瓜种在大棚内立柱下的田埂上,或者大棚外距离温室1米的地方。当佛手瓜甩蔓的时候,其他的棚室蔬菜已经拉秧,就可以揭除棚室薄膜,让佛手瓜顺着棚架爬蔓,棚下还可以种植速生绿叶菜,秋季可以因地制宜的种植芹菜、食用菌等。这种栽培方法省去了搭架的麻烦,还能够早熟早产,合理利用棚室空间轮作种植。
◆种瓜育苗:种瓜得瓜。选择瓜大、无伤病的种瓜,把首端的合缝处用刀切个口,装入25✘15㎝的塑料袋中,码放入筐里,也可以直接埋入河沙中,上下铺河沙3㎝,然后放置在15~20℃的环境下催芽。温度不能太高,避免萌芽细弱。大致半月左右,种瓜会从首端合缝处开裂长出根系,待子叶张开以后,就可以进入育苗阶段。
选用洁净无污染、且肥沃的田园土和细沙,各占1/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水至潮湿不沾手为宜。把配合的混合土装入直径25㎝左右塑料桶或者花盆中,然后把发芽的种瓜芽端向上直立、斜立混合土中,上面覆盖5㎝左右的混合土,搬至温室内育苗。
在育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浇水,避免种瓜腐烂。叶片不萎焉就不要浇水,如果混合土非常干旱可以小浇水。如果幼苗徒长,可以在长出4~5片叶时摘心控旺,促使其发生侧枝。侧枝萌发以后,选留其中最好的2~3个,其余抹除。如果苗比较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增加光照,提高土壤温度等措施,进行壮株。
◆光胚育苗:这种育苗的优势在于,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病害感染几率低,同时降低了育苗成本。缺点是育苗过程比较繁琐,适合专业化批量育苗。
选用的种瓜果重250g左右,瓜龄25天左右,成熟度比较好,无损伤,无病害的瓜做种。将没有发芽的种瓜,放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溶液中,浸蘸灭菌处理,取出晾干以后进行催芽。如果种瓜出芽了,就不能用药液浸蘸了,可以用刷子蘸药液涂抹消毒,除了发的芽,种瓜表面不能遗漏的涂抹灭菌。
这种育苗催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种瓜放入塑料袋,折叠封严,放入到15~20℃的环境下催芽,和以上种瓜催芽方法雷同。当根系长出4㎝左右,芽长2㎝,就可进入育苗阶段。二是用细沙催芽,整好细沙畦以后,种瓜直立摆入进去,上面覆盖2㎝厚细沙,保持沙子含水量75%~80%,出芽漏出沙面5㎝时,就可进入育苗阶段。这种催芽方法,大致需要15~20天。
混合土以优质肥沃的田园土40%、优质细沙40%,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过筛以后混拌均匀,喷水让培养土含水量达到70%~80%。然后把培养土放入直径12㎝,高20㎝的塑料桶中或者相等规格容器中,底部留两个渗水孔。然后取出幼芽长至4㎝左右的种瓜,用手轻轻掰种瓜尖端的裂缝,使其增大到1㎝,然后轻轻拨动子叶,待整个子叶活动时,就能够将胚整个取出。这里需要注意,取胚时不要将整个瓜弄成两瓣,这样可以把剩下的瓜当做商品出售或者继续贮放。取出来的光胚就可以马上播种育苗,也可以在3~8℃的环境下存放10~20天。然后将培养土装入营养袋或者营养钵中三四成,轻轻压实以后将光胚芽朝上栽种其中,再填入培养土至子叶上3㎝左右处,然后移放中温室内育苗。
育苗期间,在出苗以前维持温室温度在15~20℃的范围,出苗后把温度调控降至10~15℃,培育壮苗。在此期间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为宜。光照一定要充足,如果有遮盖物保温,白天要撤出苗床上的塑料薄膜,春天幼苗多见阳光为宜。
◆插扦育苗:这种无性繁殖方式,需要提前催芽育苗,在种瓜上培养出多个侧枝健壮枝做秧苗。通常在3月上、中旬,将健壮的侧枝剪下来,切成段,每段上保留2~3节。切段后的下断面,在5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浸蘸5~10分钟,取出来以后插入育苗床上或者育苗钵中。育苗培育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环境温度控制在20℃左右。通常经过7天左右,插枝就能够恢复生长,10天后就能生根,要及时补充水分。这种无性繁殖成活率不错,在80%左右,缺点是这样育苗,幼苗通常比较弱,需要在苗期加强根外追肥,定植以后,水肥管理要特别加强。
◆露地种植,需要在晚霜以后定植,如果温室栽培,可以提前2~3个月,为了延长其生育期,尽量创造条件早育苗栽种。早春在温室定植,主要是为了培养植株,所以通常不设置专门用来栽培佛手瓜的温室,通常利用冬、春、以及越冬茬作物的温室定植。因此,种植户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和同期作物定植,或者延迟10天左右再定植。
北方种植佛手瓜,想延长生产日期,就要利用温室定植。要预先确定定植的具体位置,通常栽种在温室的前部,按照每亩栽种10~15株佛手瓜来打算,大致每7~10m栽种一株。最好在没有栽种其他作物的时候,提前挖好定植坑,坑的长、宽和深,均为1m为宜。每定植坑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100㎏,氮、磷、钾复合肥5㎏,分层施入,与挖出的坑土适量混均匀,复填定植坑,浇水踩踏实。定植的时候,开坑将育成苗移栽入内,浇水后覆盖土即可。
◆定植以后,当植株生长至40㎝左右的时候要及时摘心,促进侧枝发生,择优选留2~3条健壮子蔓,待子蔓延伸至1m时就摘心。然后每个子蔓上再择优选留3条孙蔓,其余所有的萌芽和侧枝都要及时抹除。无论主蔓、子蔓,还是孙蔓,都不能任其生长下垂,在它们正式上架以前,要用绳子及时吊蔓,向上牵引。
待温室中的蔬菜瓜果等收获以后,撤出棚膜,可以立即把瓜蔓引上大棚的支架上面,可以充分利用棚室的骨架支撑佛手瓜的生长。在华北这边,想要秋延佛手瓜的生产,就需要单独在大棚内单独为佛手瓜搭一个棚架。棚架要在温室里因地制宜,顺势而建。呈北高南低的之势。背面高1.5~2米,南面高度不应高过1米,每株要保证有55㎡左右的棚面为宜。然后将瓜蔓引到棚面上,及时掐去卷须,调整枝蔓空间,让其合理分布,考量通风透光度佳。由于佛手瓜的枝蔓极性很强,对垂到架面下的枝蔓要及时放到上面去,以免长势下衰、枯死。
在温室栽培期间,由于前茬作物管理时,已经对秧苗进行过水肥管理,此时就要适当控制佛手瓜的水肥,促其根系往深处发展。当撤出棚膜以后,基本上也进入了高温夏季,气温高以后,佛手瓜植株生长非常快,要勤于浇水,根据当地雨水量,保证其水分需求的供应。减少浇水小妙招:在佛手瓜植株根底部周围,覆盖一层厚15㎝左右厚度麦秸软草等,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立秋以后,植株的生长会明显加快,不过还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开花结瓜以后,尤其是开花授粉后10天左右,其瓜果生长速度明显增速,这个时期,要勤浇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无水渍,如果遇到雨水多的时候,要及时做好减排工作。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植株长势,通常在6、7、8月上旬,进行三次追肥,具体根据佛手瓜的长势,以及天气情况,每次每亩开穴追腐熟有机肥200㎏为宜。
在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多数地区在白露到霜降大致为16℃,在此期间,华北地区温度会更低一些。距离早霜还有一些时间,如果任其自然环境生长,如同我朋友种植佛手瓜,早霜一到,植株就枯败了。如果让佛手瓜延长生产期,就需要在早霜之前,将温室的棚膜覆盖上去,转入秋季延后生产,就能够使佛手瓜继续结瓜。
佛手瓜结瓜最佳的温度范围在15~20℃,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对其授粉和结瓜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在秋季覆盖上棚膜以后,晴天的白天要严格控制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5℃,夜间棚室内温度控制在12~15℃的范围为宜。在扣棚初期,棚室外温度不低,需要加大通风,主要使棚室内温度不能够过高,也能使植株逐步适应温室的生长发育环境。随着外界温度逐步下降,在逐步减少通风量和通风时间,慢慢转变为保温管理,使温室的温度不低于6℃为宜。
当植株被扣棚管理以后,给佛手瓜授粉的昆虫大大减少,需要进行人工授粉,或者租用几箱蜜蜂授粉。所以在花盛开的时候,如果采用人工授粉,就要采集雄花,剥掉花冠,一朵雌花蕊需要一朵雄花的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瓜率。
温室秋延栽培水肥管理要得当,防治佛手瓜植株早衰。扣棚初期温度比较高,通常每6天左右浇水一次,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步减少浇水的次数,保证其植株有足够的水分吸收。每8天左右喷施一次叶面肥,起到壮株的作用。通常在上午9点左右进行为宜。可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有机液肥6号500倍液、以及雷力2000多功能液肥1000倍液等均匀喷施植株叶片。
◆佛手瓜霜霉病:是鞭毛菌亚门的古巴假霉霜菌浸泡所致。主要危害其叶片,在棚室种植中易发生。发病初期,叶面叶脉出现黄色褪绿斑,叶片背面出现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黄色褪绿斑。发病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生长环境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生有白霉。这种病菌从温室或者大棚内的活体植株上存活,在棚室种植区,可以向露地植物上传播。这种病菌没有明显越冬期,病菌以孢子囊借助风雨传播,危害佛手瓜以及别的瓜类作物。这种病菌萌发温度的范围在4~32℃,以15~19℃最为适宜。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非常容易诱发本病。种植户应根据其发病规律,扬长避短做好农业防治。
防治建议:发病初期,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施;发病严重时,可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者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每8天左右喷施一次,连防2~3次,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确保生产佛手瓜的食用安全性。
◆佛手瓜炭疽病:这种病菌的滋生发育最佳适温在24℃,湿度越大越流行,在佛手瓜的整个生育期均能流行。叶片染病时,会出现圆形和不规则中央灰白色病斑,病斑逐步转变呈黄褐色或者棕褐色;茎蔓染病,病斑呈椭圆形,边缘呈褐色凹陷斑;果实染病,病斑为圆形至不规则形,初期呈淡褐色凹陷,湿度大的时候,病斑部位会分泌出红褐色点状黏质物,皮下果肉呈干腐状,可深入果实内部。
防治建议:加强棚室内的温湿度的管理,及时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是预防此病最好的办法。在田间从事劳动,应选择露水下去以后再进行,可以有效减少人为传播蔓延此病。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剂进行烟雾防治,每亩用量250g,每8天左右熏用一次;也可以傍晚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洒,每亩用量1㎏,可以和烟雾防治交替使用。发病初期,可选用烟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每8天左右使用一次,连防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确保佛手瓜食用安全性。
◆佛手瓜的红蜘蛛:这种虫害容易辨认,在高温低湿时容易发病。加强田间地头的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可能有效消除部分虫源和早春寄主。田间要合理灌溉,壮植株,提高其抗逆性。
有条件的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按照红蜘蛛与捕食螨3:1的比例进行生物防治,每10天放1次捕食螨,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红蜘蛛虫害。
化学防治建议:可选择1.8%的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或者灭扫利20%乳油2000倍液、螨克20%乳油2000倍液等药液,进行均匀喷洒防治,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确保佛手瓜的食用安全性。
北方种植佛手瓜,自然露天生长条件下,生育期比较短,不能够充分利用佛手瓜的生产能力,所以要采用棚室种植。早春利用棚室提前育苗栽培,后期利用棚室秋延后栽培,充分利用棚室条件种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就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达到种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