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月见草种植产量大概有多少斤(大同中草药种出产值7个亿)

时间:2024-03-09 05:34:33

点击:

  核心提示:“今年一共种植2000亩,见效益500亩,保底收入120万元!”

  在大同中草药种植大户甄铁成家,甄铁成飞快地敲打着计算器。

  随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药材种植业被称为“中药生产第一车间”,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可靠、供应稳定的基础。

  大庆位于全球高档药材出产带的北纬45度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大庆市中药材从一“出生”就成为药材里的“贵族”。那么,在政策的东风和市场需求提升的双轮驱动下,中药材行业是否迎来了种植热潮?种植户的腰包能否鼓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拥有“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的大同区,探访那里的中草药种植情况。

大同中草药种出产值7个亿

  全区“发药财”

  大同今年种出产值7个亿

  大同的地,有点儿“先天不足”,土壤不“肥”。

  约20%的耕地含有沙土,春种时节遇到大风天,稀疏的土层便会随风扬起,村民把这种地块叫“跑风地”。

  不过,疏松的土质,却深得板蓝根、月见草、防风等药材“稀罕”,加之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子种下去,苗育下去,撒欢儿长。

  靠山吃山,厚植农业优势,大同借势发力,大做“药文章”。

  板蓝根、月见草,是大同主打的药材品种。尤其是板蓝根,特别出名。

  2011年的“巅峰期”,大同板蓝根产量超全国一半。“大同板蓝根市场打个喷嚏,全国板蓝根市场都得感冒”的说法在坊间流传。

  除了产量大,品质,也是响当当。按照客商的说法,大同的板蓝根药力足、药效好。所以,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砸”过来1000万元,“嗖嗖嗖”建起来一万亩板蓝根GAP产业化示范种植基地,已经通过了国家验收。

  月见草,别名待霄草、粉晚樱草、粉花月见草。叫它“草”,浑身都是宝,果实主要用于生产药品和保健品。

  在老山头乡,满打满算,月见草才种植10年有余,由于“来钱快”,越来越受到农户的偏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马玉水,月见草种植大户,也是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今年一共种植了600多亩的月见草,亩产有100公斤,高的都能达到150公斤。

  “2020年月见草每公斤高达25元,今年每公斤能卖到26元。种‘草’也能发家。”马玉水笑逐颜开。

  在做好板蓝根产业的同时,大同区也把目光投向了其他药材,让防风、桔梗、黄芪在大同扎了根。

  数据显示,2021年,大同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2.3万亩,较上年增加20%。其中,除了7.2万亩板蓝根,3.4万亩月见草,桔梗、防风、黄芪等其他道地药材品种1.7万亩,预计年产绿色优质道地药材2.7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

  另外,2021年大同区预计加工各类中药材1.2万吨,加工转化率突破40%,产值两亿元。

大同中草药种出产值7个亿

  带出“药材村”

  种植大户年赚120万

  林源镇南边,有个隆泉村。村子挺大,600多户人家。村民挺富。家家大瓦房,户户有存款。外人进村,首先惊诧:这个村儿咋这么富?村民回复,大部分钱,都是种药材赚的。

  11月30日,在大同区拓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0多名工人正在对桔梗进行水洗、切片、烘干、装袋。

  “有了这新建的中药材烘干房,我们就可以对药材进行初加工。比原来只晾晒销售,又多挣了一份钱。”说这话的,是远近闻名的药材种植大户甄铁成。

  隆泉村,最早以板蓝根闻名“药界”。

  全村600多户村民,有1/3在鼓捣板蓝根。剩下的,搞运输,当二道贩子,从中赚俏钱儿。

  2008年,板蓝根价格来了个“三级跳”,跃上每公斤40元大关。仅此一项,就给隆泉村带来近千万产值。

  2010年,甄铁成当了村主任,他有了新想法,品种单一没发展,要统一思想、联合耕地,让隆泉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村,而不只是客商眼里的“板蓝根屯”。

  甄铁成带人南下北上,专门拜访中草药种植基地,旅行袋里,装回来防风、沙参、桔梗、党参、牛夕、赤芍、黄芪、柴胡等十几种中药。

  “样样通,样样松,‘跑风地’能种出板蓝根就很不错了,还能种别的品种?这就是整景儿。”反对的声音,不少。

  光说不练假把式。

  甄铁成领着几个人,开始试种。一年后,除去牛夕、赤芍不服水土外,别的都种成功了,还都卖了好价钱。

  这时,板蓝根的价格,又来了个“三连跌”。而老甄他们种的中药材,最便宜的每亩也挣了两千来块。

  “扩大产业、形成规模”、“多种经营、规避风险”这种离村民很遥远的名词,一下子就被现实解释明白、拉近了距离。

  种植业,没有一帆风顺。中药材的周期性更强。

  初期,主要是跟“药把式”学,被市场牵着走,药材价格涨涨落落中,没少交学费。

  后来,跟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专家学,种植逐渐走上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

  如今,地里能种什么品种,村民心里门儿清。

  而基于对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种植规模的研判,2022年种什么品种,已规划完毕。

  隆泉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村”,中草药育种育苗全国有名。

  “今年我种植了2000亩中药材,主要品种是桔梗、黄芪和防风。这两年中草药行情好,2000亩地,今年见效益的有500亩,保守估计,纯收入120万元!”甄铁成的脸上,写满欢喜。

大同中草药种出产值7个亿

  精做“药文章”

  中草药种植的“大同样本”

  种植中草药,能致富。

  如何让更多人借助药材产业发“药财”,从大同区委、区政府到各部门、机构、高校,没少费心思。

  总结各方成功经验,有3条。

  政府出规划。

  大同区政府编制了《大庆市大同区省级现代中药材产业园建设规划(2021-2023年)》,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明确中药材种苗、种植、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布局。

  大同区的“药文章”目标是:到2023年,全区中药材突出板蓝根、月见草、防风、黄芪等主打品种,建设30个千亩精品基地,打造东部“纵贯南北”精品集聚区和西部“万亩沙带”北药基地群,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值突破40亿元,引进国内外知名药企7-8家、实现加工增值25亿元。

  大同区还牵头成立了区中药材协会,大力发展药材经纪人,动员成立药材合作社,助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高校送技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院校专家深入种植区,实施中草药提质增效项目,升级北药试验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生态化种植,先进的生产植保机械,示范新品种、新模式,加大产品研发、基地认证和质量溯源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郭盛磊,田间地头办起“课堂”,板蓝根和黄芪咋种、咋管、咋施肥、咋灌溉,讲得明明白白。同时,对药材种植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把脉问诊”,直接开出“农技处方。”

  龙头企业“送”市场。

  火车跑得快,需要车头带。

  大同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初加工合作社9家。

  省级中药材龙头企业鼎元药业、市级龙头达尔康中药饮片已建成饮片、萃取生产线4条,生产各类中药800余种,并通过国家GMP认证,直接面向医院和药企,销往全国,预计今年可加工中药材7000吨,依托成熟的“药企+合作社+药农”合作模式,带动药农近千户,发展种植基地2万亩;

  大东农兽用中药公司,以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等中药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精制卵黄抗体制剂,是国家新型绿色功能性生物产品,预计年可消耗各类本地药材4000吨,为进一步拓宽中药材基地建设奠定基础;以拓发、德学、逸兴、宝地为代表的具有稳定客源和市场的合作社,在产地发展晾晒、蒸煮、脱皮、烘干、切片、仓储等粗初加工,晾晒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仓储能力达到5000吨,烘干、切片量突破1000吨,直接对接药厂;

  以鼎元药业、达尔康饮片、大东侬兽用中药为龙头,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的链条化发展模式,辐射带动3500户农民户均多增收万元以上。

  一个集规模基地、饮片加工、中医诊疗、医药配送、旅游观光和健康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画卷,正在大同徐徐展开。

  不过,面对这两年中草药行情的“疯涨”,八一农大经管学院教授、战略管理专家韩光鹤也提醒广大种植户,中药材“种植热”还需“冷思考”。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少了是宝,多了是草,面对中药材市场的一片“涨声”,还需要更多冷静思考,切勿盲目扩张、跟风引种。

  文/记者 戴小民 摄/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