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吨谷种植(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时间:2024-04-15 16:28:41

点击:

从千家万户生活必需到列入国家战略,一粒粮,串起了家与国血肉相连、息息相通的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现了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山东省2018年底公布的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名单,桓台1990年建成我国长江以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名列其中,而这,也成为淄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右二)在桓台县唐山镇视察“吨粮田”开发(资料图)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科技队田间育种(资料图)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引黄工程配套建设(资料图)

1989年,我国广东、福建等省涌现出几个亩产吨谷县,南方能高产,北方行不行?山东淄博桓台县对此做出肯定答复。这个县粮食生产连续12年实现稳定增产,1987年出现了吨粮田,1988年出现了吨粮村,今年又建成了吨粮县。该县39.4115万亩粮田,每亩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1020公斤和40203万公斤。——1990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北方出现第一个吨粮县桓台粮食亩产达1020公斤》

1990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但平均单产也才250公斤。如果有更多的县能够达到或接近桓台的单产水平,我国的粮食供需状况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1990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短评《重点攻单产》

……

“不仅是《人民日报》,还有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记者纷纷来到山东省政府主持召开的桓台吨粮县建设汇报会会场,又接连多日来到淄博桓台实地采访,并不吝重要版面大篇幅报道,这一盛事可谓举国关注,淄博百姓更是沸腾了。”昨日,记者面前已72岁的李奎封,忆起当年盛况仍难掩兴奋,时任桓台县副县长(分管农业)的他,正是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

农业发展第一个高潮 土地改革让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李奎封接受记者采访

奎封,两个字中包含了四个“土”,注定了这个“土命的孩子”一辈子与土地剪不断的情缘。李奎封笑言,自己就这样被父亲精心挑选的名字一语中的,从小爱上了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农业。

1947年出生于桓台西沙沟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李奎封,对土地的记忆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而这也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小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革命完成,过去地主手中的生产资料,全部都分给了贫苦百姓,农民终于有了劳动者的尊严,成为土地的主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辛勤的劳动创造果实。”李奎封告诉记者,那时他还只有四五岁,经常跟父亲到地里干活。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一家一户的生产却显单薄,村民们便自愿组织起来、办起互助组,互助合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那时候,作为互助组组长的父亲,在李奎封眼中是个有好奇心的人,因为父亲总喜欢带着组员到附近先进的村里观摩新经验、新农机,回家讲给他听时总是兴奋地手舞足蹈。

1952年,桓台县侯庄前进农村合作社和东刘村红星农业合作社试办成立。当年,全淄博的这类初级社发展到15个。1954年,在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大潮席卷大江南北。

“作为桓台县首个的侯庄村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一年多时间,获得大丰收。秋种时,开来了县里仅有的第一台拖拉机,只用了5天时间,土地便全部耕翻完毕。”李奎封说,土地耕得深、土壤耙的细,小麦播种及时,还有新打的井、马拉水车……这在当时的农民们看来,简直太好了。

很快,李奎封的村里也沾上了当时这些先进农业配套设施的光。1955年秋,风调雨顺的一年带来好年景,看到地里成熟的庄稼,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沉甸甸的谷穗、金黄色的豆荚、一人多高的玉米然而,人们没有料到,这样的好光景并没有持续下去。

60年代初期,严重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给农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更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真正的辉煌到来 从吨粮田到吨粮村再到吨粮县

再一次的转机直到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央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坐落在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包产到户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的生产热情,农业生产出现恢复性发展,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收入成倍增长。

“70年代初期,粮食生产一直在低产水平徘徊,那时一亩地才打三四百斤粮,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李奎封说,直到一夜春风,土地承包到了户,农业生产迈大步。“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全是自己的。”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生产积极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桓台发展整建制“吨粮县”的最根本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科技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逐步体现。1982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李奎封回到家乡,先在桓台县农业局当技术员后又到县科协工作。在他深深的记忆中,当时农民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突破,玉米紧凑型品种高密度栽培、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等技术,让玉米从过去的一亩地种2500株左右,一下子种到5500株,小麦产量则从亩产400斤左右提高到800多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县里购买的良种掖单2号六七元钱一斤,那时候我这个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才40元/月,足见人们已经意识到良种的重要性。”李奎封说,好技术、好种子为“吨粮县”打下了基础。

农业生产水利灌溉也至关重要。1987年秋,引黄工程将黄河水从高青刘春家过小清河引到了桓台。1988年,水利大会战进一步配套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整个桓台县51万亩耕地得以有效灌溉、旱涝保收,为创建“吨粮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助农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到的事情,为农业高产提供了保障。

“不得不说的是,那时桓台不少村已经实现了粮食连续十几年的稳定增产,1987年秋天,兴旺村的108亩高产攻关试验田,小麦平均单产921斤,夏玉米单产1078斤,率先建成吨粮田。”李奎封说,忆起当年那个辉煌时刻,他异常兴奋。时任桓台县农业副县长的他,马不停蹄带领乡镇分管农业的镇长、农技站长、技术能手外出学习,不断的探索、尝试。1988年,在108亩“吨粮田”的基础上建成兴旺和贾家两个“吨粮村”;1989年,唐山镇建成“吨粮镇”。终于在1990年,经专家组验收,桓台县整建制成为江北首个“吨粮县”。

在李奎封的日记本上,清晰记录着那个难忘时刻:

1990年10月29日,星期一,晴,省政府二楼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桓台县建成吨粮县新闻发布会。

国家农业部郝林生副司长说,桓台今年粮食总产4亿多公斤,粮食单产达到1020公斤,其中小麦单产419公斤,玉米单产611公斤,这在北方一年两熟制地区,还是第一个……

“吨粮县”验收前,还有一段插曲,曾被《人民日报》记者写入报道,一度传为佳话。“1989年5月,正值小麦灌浆期,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来到桓台,没有按既定的参观路线,而是随意在一块农田边停下,与一位正在套种玉米的妇女攀谈起来。你种的麦子什么品种?2159531989年打了多少斤?500多公斤吧。何康见她正给玉米下底肥,接着问:给玉米施的什么肥?100公斤氮肥,20公斤钾肥,还有些微肥。同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部长感慨不已。”

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智慧农业无人农场开启新时代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现代化无人农机

江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诞生

现代化农田飞防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带来了中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农村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1994年,淄博市实施“百万亩千斤小麦高产综合技术开发”和“千斤玉米市”开发,1998年均获得成功,其中1996年桓台县整建制建成“小麦千斤县”,全县39.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4公斤。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54.7万亩,总产达到133.1万吨。

“淄博农业发展的70年中,桓台县整建制建成吨粮县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还有高青县自1991年实施的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高产开发,后来被专家誉为全国第一个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50个优质棉大县之一。”李奎封说,可以说这两件大事在当时解决了吃饱、穿暖的两大民生现实问题。

此后,淄博市粮食生产实现了从高产到超高产的过渡,从注重量的提升转变到质、量并重时期,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日臻完善。全市粮食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至今,我市粮食生产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三连丰”,创造了许多可贵的经验。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采访了解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吨粮田、吨粮村、吨粮镇、吨粮县及一系列粮食高产稳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从组织领导、措施落实等各方面积累了经验,为此后粮食高产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几代农业科技人员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粮食生产科研、推广第一线,取得丰硕成果,并及时转化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了不竭的科技支撑。

时间来到2019年3月底。临淄区朱台镇一片育种试验田中,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带动耕耘、播种,自走式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机正在作业;不远处,地面植保机械正按设定线路自动行驶,抬头望去,还有无人植保机空中盘旋……从耕种到植保再到收获全程无人化操作,令人叹为观止,依托云平台、5G通信、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在这里,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将在2019年内基本实现。

科技的力量,已然翻开农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如同李奎封一般的万千淄博农业人,正在这片自己深爱的沃土上,前仆后继、继往开来,见证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农村由落后走向繁荣,农民由贫困走向小康,为淄博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努力拼搏、默默奉献。

当你问我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记者赵瑞雪 张谦谦)

责任编辑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