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非洲大量种植(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时间:2024-04-15 20:39:50

点击:

芝麻,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油料作物,其种子的产油量高达55%,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提到芝麻,我们自然会想到盛产芝麻的非洲大陆。非洲每年出口的芝麻产量占据了全球的60%甚至70%,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然而,当我们提及非洲,脑中马上浮现的是他们面临的种种困境:贫困、落后以及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匮乏。在这种情况下,非洲的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垫底位置,甚至可以用“食不果腹”来形容。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既然非洲如此贫困,为什么不选择种植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来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大量种植了难以饱腹的油料作物——芝麻呢?这其中有何玄机?

事实上,芝麻的原产地正是非洲。非洲种植芝麻的历史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久远。非洲的气候与土地质量为芝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全年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干燥且少雨,素有“热带大陆”之称。而芝麻恰恰具有抗旱、耐高温的特性,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排水性较好的土壤更为理想。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环境条件,却与芝麻的种植要求极为匹配。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值得一提的是,芝麻的生长周期非常短,大约在80天左右,便能从播种到成熟。而且,芝麻在生长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只需要播种,就可以任其自由生长,直至最后收割。甚至有些芝麻籽掉落在土地中,几个月后又能生长出新的芝麻。因此,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芝麻的种植过程显得格外方便。

尽管我们知道非洲适宜种植芝麻,但它并不能解决非洲人的温饱问题。那么,为何他们还要大量种植芝麻呢?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可当地人却不种水稻,反而大量种植芝麻?

实际上,这是因为出口的芝麻价格具有很高的利润,而且全球对芝麻的需求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他们对芝麻的需求量都很大。据统计数据显示,尼日利亚的芝麻出口可以达到每吨1500美元。而小国苏丹每年仅通过芝麻就能获取10亿美元的利润。

另据今年初的数据显示,我国从马里共和国进口了133吨的芝麻,这批芝麻的价值超过了1亿美元!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芝麻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价值。

此外,芝麻在美国也受到了欢迎。据统计,截至2019年,美国的肥胖率已经超过了40%。而芝麻中的一些成分,如蛋黄素、胆碱和大量的亚麻仁油酸等,这些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防止发胖。因此,美国大量进口芝麻,将其运用在日常的食物与饮料制作中。

而在中国,由于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芝麻的需求量一直稳居高位。根据数据显示,芝麻是中国第四大进口食用油籽品种。这是因为在中国,芝麻可以加工成各种美食佐料和营养丰富的酱料,如香油、芝麻油和芝麻酱等。在我国北方,火锅搭配上醇香的芝麻酱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美食文化。

除了作为食品添加剂外,芝麻的其他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可以从芝麻的花、茎中提取制造香水的香料;其废弃的杆部也可作为燃料;而用芝麻榨出来的油则可作为按摩油、粘滑剂等用途。此外,芝麻还具有减肥养颜的功效。

我国的芝麻现状

首先,芝麻的产量相对较低,投入的精力和收获往往不成正比。因此,尽管芝麻的售价较高,但由于这种不划算的“交易”,很多人并不愿意购买。

其次,由于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夏季多雨,而芝麻对水分又十分敏感,因此适合芝麻种植的时间较短,仅限于夏季。然而,夏季的雨水又给芝麻的种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使得芝麻的种植更加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芝麻成熟后难以用机器进行收割,只能依靠农民手工采摘、晒干和敲打。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其繁琐。

尽管芝麻的利润很高,但在中国,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人们并不会特意去大量种植芝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我国有些省份会种植芝麻,例如:湖北、安徽、河南、江西、河北等,但其中河南产出的芝麻约占全国的30%左右,是最多的一个省份。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国的芝麻最早是在何处引进中国的呢?

芝麻的原产地是非洲,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开创通商渠道——“丝绸之路”,将芝麻首次引进中国,这便是芝麻最早的来历。

此外,大家可能不知道,除了芝麻,非洲的环境其实非常适合种植其他农作物。例如:香蕉、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土豆、木薯、小麦、花生等农作物。这些作物对环境要求不高,并且耐旱。由于非洲的日照长、高温,这些热带水果会更加香甜。

然而,尽管在种植大量芝麻后,仍有大量土地闲置,非洲人却不再考虑种植其他农作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键原因可能在于非洲曾经的历史。大家都知道,非洲曾经有一段殖民史。从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让非洲彻底变成了一个“奴隶地”。大量廉价的黑人劳动力被非法拍卖,被迫种植农作物。在长达400多年的压迫下,非洲人民在骨子里就形成了不敢反抗的意识。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好在被逼工作时最大限度的“偷懒”。久而久之,便也就形成了贪图安逸的性子。这种“惰性”的形成也与非洲一直都是被强迫生产、便于出口的农作物有关。他们对其他农作物的了解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洲的农业发展。当然,也不能排除“懒”这一可能性在其中占比较大。

所以,结合这所有的原因,非洲确实是对芝麻“情有独钟”了。然而要彻底改变他们的想法,发挥非洲的农业优势,可能还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