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种植农场信息(推动农副产品融湾融深 创建“深圳农场”加速农业现代化 培育农文旅融合项目 深河

时间:2024-04-15 22:46:45

点击: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赖炳东)喝万绿湖水长大的草鱼,4斤多一条,售价150元。春节临近,位于河源的广东四季厨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忙着备货,这批共计5000条草鱼,将“游”到安徽,端上合肥人的餐桌。去年12月1日开幕的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下称深圳食博会)上,该公司鲜活的草鱼和鲜鱼丸备受追捧,其间一名来自合肥的客户当场下单5000条。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的重要使命,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指挥长杨雷表示,河源是农业大市,深圳连通港澳以至全球市场,具有科技、人才、市场的优势。积极推进各类展销对接,将河源的农副产品推向大湾区市场是深河指挥部的“重要作业”。

据介绍,新一轮深河指挥部到任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结合河源各县(区)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引入深圳企业,创建“深圳农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用心培育河源特色农文旅项目、研学旅游项目、全国性的交易平台等,推动河源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助推河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深圳农场”:推动河源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借深圳之力,推动河源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深圳农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元旦刚过,草莓熟了,连平县开味缘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下称连平开味缘)来了好多摘草莓的深圳人。连平开味缘是河源市去年入选“深圳农场”的5家农场之一。

2017年,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引进,深圳市开味缘餐饮集团来到连平县溪山镇东水村,与当地的合作社联合开展蔬菜种植,2021年成立河源市连平县开味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连平开味缘种植有各类蔬果303亩,投入资金2000万元,园区年产值达900万元。为当地增加土地流转收入约30多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5万元固定分红,为本地村民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多名脱贫户就业增收,每年为村民增收120万余元,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记者看到,虽是深冬季节,但现代农业恒温智能大棚里菜苗青青,俨然一幅春日景象。连平开味缘负责人张公强告诉记者,示范园种植有五彩小番茄、水果青瓜、奶香草莓、菜心、玉米等数十个品种,不仅提供各种生态蔬果,更与深圳总公司链接,构建从田园到餐桌的大农业餐饮供应链。目前连平开味缘九成以上的产品供应深圳,包括中小学以及大中企业的午餐或食堂等。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关于“深圳农场”建设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在对口地区开展“深圳农场”创建工作,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先进模式和公共品牌,推动深圳企业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作为。“深圳农场”计划启动以来,多家深圳企业在河源开展示范创建,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共同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2023年已认定的47个“深圳农场”中,河源有5家。

张公强表示,未来,连平开味缘除了“深耕”预制菜,完善从田园到餐桌的供应链外,还要完善大型草莓采摘馆、高科技农业科普馆、研学馆等,向文旅、研学等二三产业拓展,用成熟的工业化路径来发展现代农业。

去年11月13日,由东源县圳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圳兴公司)参与打造的“深圳农场”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落户东源县柳城镇。深圳对口帮扶东源工作组相关负责人称,圳兴公司是深圳推动成立的县属国有企业,借力圳兴公司,农场将依托深圳科技、产业、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完善农场的基础设施,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资,同时将优质的“航天丝苗米”打入大湾区市场,争取年销“航天丝苗米”2000吨,两年内建设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与设备最先进的现代智慧化农场。

春和五指毛桃产业化基地和紫金银溪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紫金县,分别进行五指毛桃和茶叶的种植及深加工,广东汇友生态农场地处和平县九连山脉深处。记者了解到,这三家“深圳农场”都与不同的深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高科技农场,或集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据介绍,“深圳农场”计划,鼓励包括帮扶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打通深圳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这些都为“深圳农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农产品热销:河源农业“含深量”快速提升

去年10月31日,在深圳帮扶团队的支持下,中国蝉茶交易中心在河源市紫金县揭牌,该中心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散茶交易集市,将承载着粤东北地区所有茶叶及其衍生产品的批发交易、展览贸易、文化传播等重任。紫金县同期被授予“中国蝉茶之乡”牌匾。这是深圳以产业共建助力壮大河源县域经济的一个例证。在深圳的持续帮扶下,该县茶产业年度综合产值由2016年的3.1亿元增加到如今的16亿元。茶产业成为紫金县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百千万工程”特色产业。

去年11月3日,由深河指挥部牵头承办的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举行,吸引了来自深圳及大湾区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参会,现场签约农业投资项目41个,意向投资金额60多亿元。当天,“深河携手·粤造粤强”——深圳精品展销中心(河源)项目在河源坚基商圈正式启动,这是省内首个落地的深圳精品展销中心,云集了67个深圳知名品牌商家,截至当年底该中心销售额达5000万元。

去年11月26日晚,央视一套《晚间新闻》栏目报道了龙川县举办首届八宝鱼生美食文化周系列活动。这也是深河指挥部推动主办的商贸活动:以美食为媒,开展农副产品展销、农产品直播带货、环霍山30公里徒步等活动,仅25日活动开幕当天,即有近40家商家参展,农产品直播带货卖出商品超4000件。

去年12月1日至3日,以“美味优品 圳食未来”为主题的深圳食博会举行。在深河指挥部的推动下,河源40余家涉农企业携“粤字号”“圳品”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参展,现场接洽谈判意向商家63个,达成意向合作金额2000万元,现场销售商品3800余件,成交额11万元。期间举行的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颁奖典礼上,河源市有35款产品获得“百强好产品”称号,其中,仅2023年第三届“海推海选·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中,河源市就有24款产品入选,位列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第一名。

成功举办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支持中国蝉茶交易中心建设,举办或参与举办深圳——龙川两地农业领域企业对接推介会、“绿美广东·你我共建——我在万绿湖有棵树”系列活动、河源油茶节、广东省茶叶产业大会、漳溪畲族乡板栗节、龙川首届八宝鱼生文化节……

记者发现,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频频举办或推动河源参与各类农业招商、展销等活动,推动河源农副产品融湾融深,河源农业的“含深量”直线上升。杨雷称,深河指挥部高调亮相,频频“出镜”,旨在推动河源农业“走出去”,吸引深圳企业和消费者“看过来”,为河源农业现代化发展谋求出路,也为深圳的农业龙头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深圳帮扶河源特色项目超400个,助力16家河源企业29个产品获“圳品”认证,推动18家联农带农企业超350种农产品入驻“圳帮扶”线上平台。2020年以来帮扶河源农产品销售总额累计超过12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文旅融合:乡村处处绘和美

“不只是地里长出来东西才叫‘农业’,从土地延伸开来,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整体提升村、镇、县的经济活力,并以此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农业协作。”连日来的采访,记者发现,杨雷说的这种农文旅融合的案例在河源比比皆是。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就是一个农文旅有机融合的范例。2023年12月18日,水背古村阳明文化旅游区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内首个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这里有十万亩的百香果园,有成片的花海,记者到访时,正碰到福合中学的老师们前来游学,百香果园里传来阵阵笑声,女老师们在花海里拍美照,孩子们则有自己的游乐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水背村有丰富的阳明文化遗址,包括王阳明明朝巡检司旧址、支持王阳明南赣剿匪的好友卢标故居“老卢屋”、阳明古榕、阳明古井等,还有竹编技艺、袁氏剪纸、舞香火龙、凤凰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细细探究。

“我们村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身的综合体。”深圳驻大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钟晓峰说,每逢节假日,很多游客会从广州、深圳或河源过来度假,最多的一天要接待6000多人次。

2021年7月,由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贸促委、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福田区消委会联合组建的工作队进驻后,支持当地企业流转闲置土地680亩,发展以百香果种植为主导,融合农业生产、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的古树缘景区,与阳明文化开发相整合,打造“阳明客乡”为主题的文旅景区。

记者了解到,在深河指挥部和深圳对口帮扶和平工作组的专项资金支持下,水背古村阳明文化旅游区的游客中心、导览系统、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景区的成功创建,为村集体收入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去年,水背村集体年收入达60万元。

钟晓峰介绍,工作队还发动后方帮扶单位哈工大(深圳)与大坝镇政府联合成立乡村振兴联合实践基地,计划将数字建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景区交互功能的开发,探索云旅游、剧本杀等多元文旅体验。他强调“以创促建”,即在创建国家级景区的过程中,不仅是村居环境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更可喜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在悄悄改变。

24岁的罗鑫在深圳长大,留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书写了另一个精彩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莲塘岭一带原先长着两米多高野草的荒地,如今却是稻浪滚滚、鲜花遍野,是一个可以尽情撒野、放松的好去处,玩累了就在农场咖啡厅里品一杯稻香咖啡。“我要做‘小而美’的都市型农业。”罗鑫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春沐源小镇(另一家深企在埔前镇投资的农文旅项目)做工程,“一个外地老板在这里都能发展得这么好,我是不是也可以?”带着这样的疑问,罗鑫的“广东桂佳农业生态有限公司”2021年10月成立,他流转了约600亩的土地,种植稻米和花生,同时做仓储加工、运输、农业旅游、人才孵化。2023年的营收已经高达4700万元。

深圳市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市源城区工作队副队长陈俊介绍称,桂佳农业带动了埔前镇东片区的边缘村庄莲塘岭村的经济发展,是当地一二三产融合的典型代表,也是工作队帮扶协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工作队正在研究从产业规划、品牌打造、环境提升、产品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以点带面,推动埔前镇东片区五个村连片开发,做大做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文旅融合产业。

在千年古镇龙川县佗城,深圳驻佗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在与龙川县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合作,打造车田豆腐研学工坊。

工作队队长黄卫泉告诉记者,工作队与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润数科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佗城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和乡村振兴镇域规划,2022年荣获广东省乡村振兴“百优”调研报告一等奖、规划二等奖。打造食品工业研学项目,是佗城规划的重要内容,佗城研学将可形成三块招牌:历史文化研学、红色文化研学项目、传统食品工业研学。

记者手记

农业协作书写“新篇”

2023年9月8日,深圳多区暴雨来袭。

当天的暴雨,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李伟强印象深刻。当天,他和杨雷一起冒雨来到位于宝安的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拜访,他激动地对杨雷说,“杨指挥长,你帮我们搞农业,比我们自己还上心,热情还高,真是太好了。”

李伟强介绍,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深河两市农业间的联系有所减弱,有些“桥”断了。为此,去年以来,他和杨雷这个“老搭档”,频繁前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各大农业龙头企业拜访、对接,希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在他们的多方奔走下,去年11月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如期举行。杨雷称,初期的沟通中,“意外”还挺多。有一次他们去深圳海吉星拜访,了解到海吉星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广东的仅占20%,来自河源的就更少了。这让他们深感意外和失落。杨雷称,河源土地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有很多好产品,比如万绿湖的鱼、紫金蝉茶、龙川山茶油、和平猕猴桃、连平鹰嘴蜜桃等等,但要把这些搬到全国性的大平台去,就会发现,要么性价比拼不过,要么规模上不来,没法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正是这种“失落”,推动深圳帮扶团队与河源农业主管部门更加主动频密地往来深圳,寻求破局。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河源灯塔盆地管委会相关人士给杨雷来电,说他上周又去了深圳对接,感觉深河协作还有很多事可以做,甚是兴奋。

频密的互访、碰撞,带来的是观念的改变、产业的发展。深河农业协作,开启了一个新篇章。河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河两市将继续在产业共建、农产品供销、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加强合作,促河源农业融湾融深。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