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农村种植合作社起名(高山蔬菜种出合作致富路——记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时间:2024-04-16 03:20:33

点击:


高山蔬菜种出合作致富路——记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黄泥岭村,全村303户886口人,耕地面积224亩,山林面积25396亩。虽地处偏远,距离衢州市区35公里,但这里种植的蔬菜却在衢州市场小有名气,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村的“高度”。原来,黄泥岭村海拔高度达900多米,空气质量好含氧量高,地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且没有工业污染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种植高山蔬菜提供了便利,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水门尖合作社)就位于此。


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合作发展高山蔬菜

水门尖合作社是一家年轻的合作社,成立至今不足一年,却是经过了实地调研、深入探讨、精心准备之后才成立的。

据了解,黄泥岭村村民种植高山蔬菜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效益却始终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菜农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再加上当地没有形成完整的蔬菜产业链,单打独斗的菜农面对市场时基本没有话语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又受到小农意识影响,容易做出损害群体利益的事情。例如,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时,少数蔬菜经纪人拼命压低收购价格,严重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而市场行情不错时,一些贪图利益的菜农以次充好,使当地蔬菜在市场上信誉度大大降低。二是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种植蔬菜有经验基础,但大部分菜农没有经过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在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还是老旧模式,无法和现代农业发展、消费者市场需求相匹配。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遇到干旱的季节,几乎每天都有菜农为水源问题而吵架,在运输、保鲜技术方面也不成熟,影响农作物品质。而且种什么菜、种多少,都是菜农自己凭意愿进行,盲目地“靠天收”,经常丰产不丰收。因此,尽管蔬菜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把全部田地都种上蔬菜的菜农获得的经济效益却不高。

菜农们回忆道,有一年他们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间,农作物大多烂在田地里,还有一次是对病虫害防范不到位,没有对症下药,大部分蔬菜病虫害严重,收益颇微。这样的情况在当地菜农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屡见不鲜。了解到黄泥岭村的实际情况后,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农经科辅导员、乡镇农经干部组成农经辅导团队,多次到村里调查走访、把脉问诊,联合蔬菜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和产业经营管理培训,并和种植户多次进行了深入交流。2020年9月,在农经辅导团队的帮助下,黄泥岭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6名种植户参与,共同成立了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冬瓜尖”商标。


摸着石头过河,奋勇争先上正轨

之所以取名“水门尖”,原因是黄泥岭村位于衢州市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水门尖下,既有打造响亮蔬菜品牌之意,又想借此提升合作社之声誉。

合作社成立之初,上到理事长下到菜农,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心里多少有些打鼓,许多村民仍然存在“参加合作社还不如自己种”的想法。万事开头难,为打消大家的顾虑,区农村经济服务站(简称“农经站”组建帮扶团队,村干部和党员先带头干,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开展动员培训,从组织运营、技术指导、品牌建设到市场对接,每个细节都手把手地指导,同时对当地的种植要素充分分析研判,找到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农作物。经过专家培训、现场指导种植技术,不少种植大户被吸引加入合作社。例如,吴漫妮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夫妻俩一年靠种植蔬菜有五六万元的收入,看到合作社手把手教技术,她也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并带地入社。

有了专业团队跟进指导,组织、运营、生产、销售问题也变得迎刃而解,看到了希望,村民有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一是产学研相结合让种植更科学。在区农经站的牵线搭桥下,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们指导菜农改良品种,引入衢椒系列特色辣椒品种经常到村里给菜农们做一对一培训,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试验示范种植新品种。产学研的结合让最新的产品有了推广和实现价值的途径。菜农们种植高山蔬菜“弯路变直路”,有底气多了!此外,菜农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专业指导。例如,发现辣椒苗地里害虫很多,通过微信拍照发给市农科院的专家,很快就能得到专业分析和指导用药。二是基础设施改造让种植变轻松。山区一到干旱时节,水源紧缺,合作社成立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修缮了废弃多年的蓄水池,建设厂房、灌溉设施等,2021年把100多亩菜地全部装上微灌设施,解决了蔬菜种植缺水问题。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整合各类土地100多亩,扩大种植规模,新建育秧大棚为成员及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建设200平方米的蔬菜分拣加工车间,购置了蒸汽锅炉、烘干机,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合作社发展深加工打下了基础。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种植效益。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合作社开始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将利润留在合作社、留给成员,例如生产蔬菜干、红薯干等。合作社还积极开发利用黄泥岭村的数千亩竹林,收购竹笋加工成笋干,并统一包装销售,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跟进式辅导帮扶,实现产业发展

农户增收在农经辅导团队全产业链跟进式辅导帮扶下,合作社的管理团队没了后顾之忧,撸起袖子加油干,规范经营、有序运转,取得了显著成效,入社农户数从原来的6户增加到了14户,入股资金从1万元增加到8.5万元。“要让合作社规范持续运行,一两次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跟进式辅导是农民发展合作经济迫切需要的,也是我们合作社成立不到一年就能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因素。”村党支部书记说。

如今,合作社持续发力,擦亮打响“冬瓜尖”高山蔬菜品牌。在提供服务、发展生产方面,合作社实行“七统一”模式,即统一采购、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所生产的蔬菜全部使用“冬瓜尖”品牌。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跟进指导,普及推广种植、病虫防治技术,开展优质蔬菜种苗的选育培优,实现了蔬菜产量提高、品种丰富,提高了种植技术、降低了成本。在拓展销路、品牌建设方面,合作社注重包装设计,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例如四季豆、辣椒在浙江省农博会取得较好反响,参加上海亚果会期间与相关采购商达成采购意向,农产品直接销往大城市。合作社还组织销售大户到省内外各大蔬菜市场考察,实地了解市场行情,在打响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建立更加健全的销售网络。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合作社加工、仓储能力不断提升,市场议价能力明显增强,综合效益有了显著改善。黄泥岭村的种植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强了,从刚开始质疑转变为踊跃加入合作社。未来,合作社将吸收更多的种植大户,全面提升高山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程度,让村民都成为股民,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周晶,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村经济服务站;葛荟,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政府)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年第5


高山蔬菜种出合作致富路——记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高山蔬菜种出合作致富路——记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高山蔬菜种出合作致富路——记衢州市衢江区水门尖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